新闻资讯

NEWS

苹果造车项目终被证实,对汽车产业有哪些冲击?

(发布时间:2017-04-18)

美国加州机动车管理部门把第30张无人驾驶测试牌照颁发给了苹果,证实了苹果造车这个所谓的“传闻”。时间节点选得很好美国股市刚好进入了休市状态,投资圈有两天时间对这个消息进行消化。

这个消息意味着,以后美国硅谷的朋友们,将会看到苹果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在测试。Of course,你们看到的车子一定不是未来的i-car。然而苹果一定会有i-car,这一点车评君认为不需要在这里浪费太多时间。

更有价值的事情是,根据已有的情况,研判一下苹果的i-car会有哪些特点?何时能够到来?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关于产品,有一些大概率的东西是可以先下结论的。

1、具备完全无人驾驶能力。

这个问题是此前苹果汽车团队战略上最大的分歧,原来“titan项目”负责人确定了ADAS的路线,由于2015年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导致苹果不得不调整战略,原有的研发团队中不得不有很多因此而离开,包括“Titan Project”负责人史蒂夫•扎德斯基。

鲍勃•曼斯菲尔德入局之后,倾向于i-car面世时将具备完全无人驾驶能力,而这次冒着不惜曝光i-car项目进展的危险申请了加州无人驾驶测试牌照,可见这会成为现实。

2、汽车将成为“第二空间”。

具备完全无人驾驶能力车辆的内饰设计和交互设计与过去一百年的车辆设计完全不同,这会为设计人员带来巨大的发挥空间。这真的会是一个巨大的“颠覆”。

这也是此前苹果汽车团队人员发生重大重组的原因,意味着此前传统的车身设计方案被推翻了。正在推进的零部件开发、工程开发工作全部被推倒重来。

基于L4级别以上的自动驾驶能力,苹果的内部空间布置,座椅,折叠桌子和各种可交互的LED面板将会出现。

3、强大的车载操作系统和庞大的生态。

苹果已经招募了世界上最大的车载操作系统QNX的创始人丹•道奇,在黑莓总部渥太华成立研发中心,大肆挖角其工程师。

汽车版的ios一定会出现,而且当苹果汽车上市时,大量的手机上主流的APP将可以在汽车中使用。苹果只需规定好开发文档,给所有的开发者打个招呼,app开发者立马会第一时间为i-car开发汽车版的app,因为苹果占据了20%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app被降权都受不了,被下架,删除账号简直是噩梦。具体可参考Applewatch的app。事实上开发者会欢呼雀跃地去做这个事情。

苹果的车载OS系统与iphone将可无缝连接,包括数据传输,用iphone控制汽车会很安全和体验良好。

4、比较长的续航里程。

首先i-car一定会是一款纯电动。因为苹果已经招聘了大量的动力电池开发人员,申请了固态锂电池专利,包括空气锂电池专利。

i-car的续航里程会比较长,此前有报道是达到600公里。以苹果的作风,充电会是超快产。另外,苹果某次访华时,专门去参观了汉能的太阳能汽车,在节能上可以想象苹果汽车的车顶和风挡具备光伏发电能力。

5、人机交互上会有大的颠覆。

库克对AR极其重视,车评君认为Hud这种原始的AR交互会被抛弃。顶部,风挡,侧窗玻璃都可能会成为AR交互的媒介,可在实体景色里面投射虚拟内容。苹果这项技术会率先引用于智能手机。

语音交互会成标配,人脸识别确认身份也会是标配。另外,siri这种语音助手会被引入到汽车,成为“车载私人秘书”。这些交互的背后,都需要AI能力为后盾。

苹果的i-car何时会到来?

这个问题的判断纬度有一下几个。

1、无人驾驶技术何时能够成熟?

目前工业界认为,在全球范围内,2019年无人驾驶将会上路行驶,特斯拉就有可能会在某些特殊地方解锁完全自动驾驶能力,2020年普遍被认为可量产这项技术。

关于自动驾驶车辆的销售,另外一个挑战是法规。全球范围内的法规都需要协同和更新,车评君认为,在世界上最大的四个汽车市场:中国、欧洲、美国和日本会对此保持开放。因为这些国家有强大的汽车工业,这些政府需要为本国产业的发展扫清障碍。当然,苹果的政府事务副总裁已经被纳入了美国的“自动驾驶顾问委员会”。

从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以及成本降到可接受范围衡量,2021年会是一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从法规的角度看,会稍微滞后一些,也许是2022年,因为经过几年的试错,政府能够对此展开有效率的监管。

2、硬件开发的硬性周期。

像威马汽车、蔚来汽车这些企业,其车型研发周期大概为40个月,然而他们的车型相对而言,与传统还是类似的,至少在供应链端重新进行开发的工作量没那么大。苹果i-car涉及的内饰,芯片,LED,各种传感器,玻璃面板需要大量的定制开发,供应商协同的成本会很高。

从这个角度看,也许5年是更加合理的研发周期。鉴于此前发生的战略调整,我们可以认为苹果的造型设计工作已被推倒重来。2016年中旬可以被认为是启动时间,2021年会是可能的拿出量产车型的时间。

从上述两个角度判断,车评君认为,苹果i-car面世的时间会届于2021年与2022年之间。

巨头苹果的入局对产业会有哪些影响?

苹果公司,截止本周五,市值达7400亿美金,现金储备2000亿美金。每年约产生500亿美金的净利润。在2013年-2015年苹果汽车研发费用是47亿美元;2016年该公司研发费用增加了20亿美金到100亿,2017年变态地增加了60亿美金到160亿刀。

苹果是智能手机的定义者,搭建了整个智能手机生态,包括芯片,操作系统,Appstore开放平台。苹果能够自己设计芯片,能够自己设计GPU,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周边有大约200万的开发者,苹果有applepay,还有自己的流媒体服务。苹果在花费巨资投入AI研发,AR研发,这些能力都将会根本性地改变智能终端的用户体验。

关于汽车,苹果的相关团队已接近2000人。除了在美国本土之外,于渥太华建立了车载OS研发中心,与柏林建立了硬件和地图研发中心,在瑞士建立无人驾驶研发中心。苹果在汽车领域申请的专利涉及动力电池,手机互联,车载系统,车身结构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最终形成一辆叫作“i-car”的东西,来到曾经“固若金汤”的汽车制造业面前,引发我们深思,这意味着什么?

1、智能汽车成为现实的概率大幅度提升。

让汽车会从出行工具变为智能终端,这事已喊了很多年,然而一直未能实现。因为开发智能汽车显然是一项难度巨大的工程。挑战有三:1、硬件制造最为复杂。2、软件定义从为实现过,且使用环境苛刻。3、生态运营挑战巨大。

全世界具备这三项能力的只有苹果一家。因为世界上只有三家真正具备开发者生态的公司苹果、谷歌和微软。谷歌和微软均不具备硬件制造能力和基因。

譬如阿里云,它根本不能够让开发者为Yun OS auto开发针对性的app,没人会买他的帐的。然而,这对苹果根本就不是问题。都需要动员,开发者自动就去做了。

在汽车里面,像苹果IOS这种封闭的系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无论安全性还是稳定性都大幅优于安卓系统。

而对于特斯拉,尽管目前造车的车子看起来不错了,但其软件这款的“短板”简直令人崩溃,2017年出刚刚从苹果挖走了一个高级总监负责软件业务。特斯拉目前尚未建立内容服务生态而言。

设想一下,一辆具备L4级别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其车联网系统,可无缝使用手机上主流的应用,堵车时用AR投射刷微信朋友圈,这种体验难道不会让用户尖叫吗?

至于之后会发生什么?无人能够预测。平台搭成,建立连接,随后就是失控,最终形成生态。

真正的车载操作系统之战已经“鸣枪”。

2、智能供应链迎来新的机遇。

芯片行业又将迎来一轮新的浪潮。当初高通绑定苹果,在手机市场彻底干掉了英特尔,这样的事情在汽车行业也许会再次发生。也许英伟达的黄仁勋正在拼命地游说库克,英伟达崛起的概率很大。英特尔已经不能再错失物联网时代了。

此外,面板,内存,服务器,5G通讯等巨头们都在紧张地盯着这块市场。占据智能汽车市场意味着攻下了物联网的桥头堡,以后万物互联市场将变得一马平川。

3、将率先颠覆豪车市场格局。

因电池、处理器、存储、更多的LED以及软件的原因,智能汽车无疑将首先会进入价格相对更高的豪车市场。

德系豪车三强近年来小日子过得非常滋润,因为财富的增加和更多中产阶级尤其是中国中产的崛起使他们的销量节节攀升。现在看来,他们的美好时光也许将并不持久。至少在北美市场,他们在D级车市场已经被特斯拉击败,特斯拉的Model S和Model X将奔驰S,宝马7和奥迪A8打得满地找牙。

接下来是Model 3,这款车会让奔驰E,宝马5系和奥迪A6们感到尴尬。这是为何德系三强的紧迫感尤其强烈。2016年底,德国大众、奔驰和宝马的CEO共同出席一个论坛,三位大佬站在一个演讲桌前面,大声疾呼快速推进变革,发展无人驾驶和车联网技术,否则将沦为硅谷的代工厂和汽车行业的“富士康”。

苹果不是卖奢侈品的企业,实际上iphone已成了大路货,他依靠品质大量的出货并经营生态,其入局会改变豪车的竞争格局。所以,竞争压力将会持续向低端市场传递。

4、经销商和服务商颤抖吧。

苹果i-car的销售一定是直销,苹果不需要再建4S店了,全球各地的苹果体验店一定是销售苹果所有产品的,这些店已经奢华到令人“发指”,流量巨大,坪效巨高。在这些店里面摆上几辆车就像玩一样。

按照苹果通过封闭体系保证体验的思路,服务一定会由自己做,因为这不仅是赚钱,而是品牌和口碑。

汽车渠道的份销售需要对接下来的世界重新打量,思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哪些能力是不可替代的。

5、传统车企的股价进入长期下滑通道。

在过去的Q1,特斯拉的股价已经接近翻番,与之显成鲜明对比,通用和福特的股价“稳健”地持续下挫。

苹果i-car被确认之后,传统车企“血淋淋”的伤口上又被撒了一把盐。

因为苹果入局,首先冲击的是人们的观念。以前,人们总是怀疑,传说中的事情能否发生。现在,犹疑的天平发生了倾斜,哪怕是再保守的人,也开始要思量:“汽车行业的变革确实要发生了”。

来源:第一电动